最新动态
LATEST NEWS
关爱老年人听力健康---“全国爱耳日”县医院走进老年大学
浏览量
【摘要】: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但当家里的老人开始出现听力问题时
沟通起来是否会困难很多?
爱他们、陪伴他们
我们还需要关注
老年人的听力健康
今年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关爱听力健康,是永恒的话题。
人的听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下降,除了年龄,一些疾病也会损伤听力。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发听力下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病毒感染者,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者,很容易引起突发性耳聋。
县人民医院携手县残联、县老干部局、县老年大学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关爱老年人听力”的健康知识讲座。
县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兰红、随远医生、马月芳医生及公共卫生科郗莉莉、李淑玲等医务工作人员对疾病预防知识进行讲解。并与在场老人进行互动,很多老人提出自己的听力方面的不适,县医院医护人员一一提出解答,并将手机号留给他们,并且免费为他们检测听力。
课程中陈兰红主任讲解了关于耳朵的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用身边的例子讲解了噪音对耳朵的影响程度和伤害,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耳朵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养成爱耳护耳的习惯,同时讲解了耳鸣、耳聋、中耳炎给我们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要积极应对,预防为主。

活动现场照片


公共卫生科郗莉莉为在场老年人进行慢病防控知识讲解,以及免费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检查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县老干部局局长崔文超及老年大学负责人于秀平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爱耳日”活动,提高了老年人对“爱耳”知识的知晓率,加强了老年人对听力损伤与耳聋的早期发现与康复的良好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和技能,健康用耳,保护听力健康,减少耳病、耳聋的发生。对于进一步老年人增加健康意识、关爱听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年性耳聋特点
说话打岔:这是老年性耳聋最大的特点,老人能听到声音,听不明白说的内容,所以要求说第二遍、第三遍,经常打岔。小了听不见,大了又嫌吵。
容易出现声音过敏:对一些正常分贝的声音,老人会比较敏感、觉得刺耳,这也是很多老人喜欢安静环境的原因之一。
老人出现听力下降没有及时治疗,不能得到有效的听力补偿,长期下来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由于听力下降、耳聋,老人会变得反应迟钝,与人交流出现障碍,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害怕被嘲笑、不愿意与人交流、出现孤独、焦虑、烦躁等。因此,发现老人出现听力下降、沟通困难时, 一定要及时陪他到医院治疗。